理清“蜘蛛网”,按下复工“加速键”

发布时间:2020-03-26来源:

“抓紧时间,必须赶在节点前完成全部施工任务,把疫情耽误的工期抢回来!”复工动员会上,温岭项目部常务副经理王培新再次强调抢抓工程节点的紧迫性和重要性。此刻,距离温岭中心渔港箬山港区及航道疏浚工程在休渔期前完工的时间节点已不足两个月。

“调度室,抓斗船要进的点位被渔船挡住了,施工无法推进!”就在这时,调度主任陈碧峰却接到抓斗船负责人的电话,“我们泥驳进出的航道上也有很多渔船,麻烦你们协调一下!”

工程所在的箬山港区是浙江省温岭市最大的渔港之一,可容纳3000艘渔船在此避风、停泊、装卸货。由于港口淤泥长时间堆积,时常造成船舶搁浅,给进出港的船舶带来极大困扰,项目部必须在2020年5月休渔期到来前,通过本次疏浚作业为渔船进港给予充分保障。

然而眼下,受疫情影响许多渔民尚未返回,渔港内停靠的众多渔船犹如一张巨大的蜘蛛网,布满了整个施工作业区。如何理清眼前这张“蜘蛛网”,确保施工船舶能够按计划进入施工位置,同时保障施工安全,成了摆在大家面前的一道难题。

“渔船不移位,施工根本无法推进,更别提抢回进度。这次作业必须在渔港内进行,属于边通航、边施工的作业环境,如渔船离施工船舶过近,还会导致严重的安全事故……”王培新解释道。更棘手的是,因现场渔船数量众多,且各船所属的村庄、渔业公司都不同,协调工作必将耗费大量时间。来不及迟疑,在王培新的带领下,项目部迅速成立应急小组,所有人员入驻施工现场,抓紧开展渔船协调移泊工作,一场复工攻坚战就这样打响了!

为提高工作效率,项目部将所有人员分成三组。其中,安全员陈嘉轩带领的小组负责现场渔船船号的记录和定位,并把信息反馈现场调度室;陈碧峰带领的小组负责与渔业平台的联系沟通,同时将沟通信息反馈现场协调人员;轮机长张新华带领的小组负责与渔船的现场协调沟通,确保渔船按要求移至指定位置停靠。王培新则负责各组之间以及与外部单位的沟通协调,确保渔船移泊工作能够稳步推进。

13:00,“粤信和”船组传来消息:“东向支航道渔船已基本清空,我船准备进入指定施工位置。”

14:50,“海阳”船组传来消息:“南疏浚区渔船已不影响我船作业,我们马上移锚进入点位。”

17:20,“成兴”船组传来消息:“渔船都已经走了,我船将趁现在潮位进入南锚泊区,特告知项目部!”

……

随着各船组相继报告进入预定施工位置,抓斗船陆续开抓第一斗泥。“呜——”泥驳船汽笛也发出一声长鸣,温岭中心渔港箬山港区及航道疏浚工程正式复工!

连日来,项目部积极抢追施工进度,目前已基本完成主体施工,正加快进行各区域扫浅和航标工程制作,计划于4月底完工。届时,箬山港避风装卸功能将得到有效恢复,渔民进出港口将更为便利,渔港蝶变指日可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