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底龙宫”挖出“金箍棒”

发布时间:2020-03-26来源:

 柬埔寨西港海面波光粼粼,透过碧蓝的海水,“海底龙宫”在下面若隐若现。一艘小船引导着抓斗船从岸边出发,摇摇晃晃驶向3号区域。船头坐着一位皮肤黝黑的汉子,正眉头紧锁地望向大海,他是西港项目部测量队队长王正虎,今天要去“海底龙宫”一挖究竟。

该项目位于柬埔寨西哈努克机场附近,是“一带一路”与柬埔寨“四角战略”结合下的重点工程,主要施工内容为围堤、陆域形成及软基处理施工,合同额3.08亿美元。为了保障工程顺利进行,测量队兵分两路,要在短期完成近40公里的水准测量、平面控制静态测量和408公顷全范围的水下障碍物扫测、408公顷的水下磁力值测量等工作。

3月12日,测量队在完成当日各项数据采集后,对磁力探测数据进行详细分析,突然发现3号区域近岸海底有一处磁力异常点。“磁力值比正常值大了一倍多。”王正虎盯着屏幕仔细看了看,“快!召集队员开会。”

会议室里讨论声此起彼伏,队员们纷纷猜测出现异常点的原因。由于磁力值变化较大,有人猜测是由于当地历史缘由遗留的金属爆炸物,但考虑到磁力异常影响范围较大,这一猜测很快就被否定了。有人猜测是铁质沉船,但本地以木质小船为主,且该区域水深较浅,加上分析本地历史潮汐,较大铁质船舶无法抵达此位置,所以第二个猜测也被否定。

认真分析磁力值和周边环境后,队员们推测该物体可能为小型船舶发动机、螺旋桨或金属管。队员们结合侧扫声呐影像,未在海底表面发现可疑目标物,初步判断该异常点被埋于海底淤泥下方。王正虎会后第一时间向项目经理李爱军作了汇报。

为尽快确定异常点处的可疑目标,3月13日,由项目经理李爱军牵头,项目部各部门共同参与制定处理方案,决定先对磁力探测异常点的平面位置进行现场放样标定,然后动用抓斗船对磁力探测异常点进行挖掘。

当天下午,在提前查询天气预报情况,了解后续作业天气及海上涌浪情况后,由项目工程部及测量队员共同在海上进行了现场放样标定。小船在海上不停颠簸,队员们不时碰上低矮的船顶和船帮,有的队员身上磕出几个小包。尽管吃了不少苦头,还是顺利完成了标定任务。

3月14日下午两点,正逢最低潮,适合抓捞作业,管理人员乘坐小船引导抓斗船缓缓驶向目标点。大家一个个摩拳擦掌,期望这次能够揭秘“真相”。根据现场标定位置,项目管理人员指挥抓斗船舶对磁力探测异常点进行挖掘。抓斗一下一上,只抓出大团黑色淤泥。一连两次抓挖,没有挖出任何金属物。所有人都捏了一把汗,难道今天要空手而归?

这时,项目经理李爱军果断下达指令,进行第三次抓挖。巨大的抓斗再次伸向“海底龙宫”,又缓缓拉出水面,5公分,10公分……一根长长的钢管被抓斗慢慢夹出水面,现场顿时沸腾起来,大家揪着的心终于落地。

为了预防该异常点存在别的异物,抓斗船又以放样点为圆心,向四周抓挖5米左右,最终未发现其他可疑物,同时磁力值也恢复到正常区间。

经现场测量,钢管长5.88米,外直径165毫米,重82.4公斤,约埋于海底表面以下2.5米左右。“没想到在这‘海底龙宫’挖出一根‘金箍棒’。”大家开玩笑地说。返程路上,海鸥在船队上方盘旋,仿佛也在庆祝这次胜利。